高举旗帜 感恩奋进 奋力谱写全面推进“四为四高两同步”的大同篇章
中共大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
市委常委会主持会议 张吉福作工作报告并讲话 武宏文部署经济工作
1月9日,中共大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省委十一届九次全会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对全市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重大决策作出全面部署,总结2019年工作,对2020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作安排部署。
会议由市委常委会主持。省委常委、市委书记张吉福受市委常委会委托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市委副书记、市长武宏文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安排部署。
出席会议的市委委员42人,候补委员3人。
会议认为,2019年,市委常委会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团结带领全市党员干部群众同心同德、 锐意进取,不断在“两转”基础上全面拓展新局面。“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取得阶段性成效,全市学用氛围日益浓厚;全面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经济转型高质量发展进一步加快;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顺利推进,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奠定坚实社会基础;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释放发展活力动力;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民生保障不断进步,社会大局和谐稳定;做好新时代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为各项事业开拓新局面提供思想引领与精神支撑;扎实推进民主法治建设,广泛凝聚各方力量;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发展,进一步营造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指出,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全市各级要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准确把握市域的特殊战略地位,紧紧围绕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使命要求,把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专项治理、源头治理结合起来,坚持共建共治共享一体推进。要把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作为推进市域治理的主要任务和行动准则,聚焦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建立“接诉即办、快速响应”的工作平台、工作体系、工作机制,推进市域治理现代化更加利民、惠民、便民、安民。要在统筹推动传统县域治理向现代市域治理转变的同时,沉入基层,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建立完善重大决策部署落实、政治生态和创新生态制度规则等治理体系,全力推动党中央和省委重大决策部署在大同落地生根、开花结果。
会议指出,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更是大同在新的更高起点上奋力打造省域副中心城市的开局之年。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准确把握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总体要求和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安排,准确把握我市经济发展的良好态势,按照省委“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持续深化认识,辩证看我市经济发展的总体态势,辩证看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战略定位,辩证看“高铁时代”的机遇挑战,辩证看营商环境的革命性再造,辩证看干部队伍的担当作为,进一步坚定信心、担当使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奋力书写新时代大同答卷。会议提出,做好今年经济工作的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坚决贯彻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定位,深入实施“136”发展战略,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推动高质量发展、高水平崛起、高标准保护、高品质生活,持续推进“三大振兴”,加快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坚决打好三大攻坚战,全面做好“六稳”工作,统筹推进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保稳定各项工作,纵深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与“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得到人民认可、经得起历史检验。贯彻好这一总要求,全市必须树立“一盘棋”思想,坚持“一把手”引领,健全“一整套”机制,形成“一股绳”合力,要重点抓好五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合力攻坚,提升成色,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圆满收官。要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三篇光辉文献”精神,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围绕深度贫困、乡村振兴、污染防治、民生改善、社会兜底等重点任务,找差距、补短板、绘蓝图,用好政策红利,科学确立转型“出雏型”的战略目标。
二是围绕省域副中心城市这一新的城市定位,高质量推进城镇化建设。要立足宜居宜业宜游,通过建设开放普惠的公园城市、优质高效的产业新城、文旅一体的活力新城,把大同打造成为晋北城市群和晋冀蒙交汇区龙头城市;要提升对外开放能级,坚定“高水平崛起”的信心和决心,以基础设施为支撑,以服务转型为目标,把大同打造成我省东向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的重要门户;要构建“区域大联通、组团小循环、城乡全覆盖”的“空铁陆”三位一体的现代综合交通路网体系,打造国家物流枢纽城市,敞开山西北大门,当好首都后花园,在全省高水平崛起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三是遵循“四为”实现路径,稳步推进转型综改。要坚持“转型为纲”,摆脱单纯的煤炭依赖,加快推进能源革命和工业高质量发展,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全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由资源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由粗放发展向内涵发展转变,由一煤独大向多业支撑转变,为2025年转型“出雏型”走出大同路径、贡献大同力量;坚持“项目为王”,在“拼格局、拼平台、拼创新、拼环境”上下功夫,抓招商引资、抓项目推进、抓平台建设,夯实转型发展基础;坚持“改革为要”,深化行政区划调整和党政机构改革,狠抓开发区“三化三制”改革和国企国资改革,做好“放管服效”改革和金融领域改革,大力支持帮扶民营企业,破除转型发展障碍;坚持“创新为上”,培育创新生态,推进科技创新,打造创新平台,强化人才支撑,增强转型发展动力。
四是全面对标,攻坚克难,坚决打赢三大攻坚战。要聚焦深度贫困,扎实开展整改“回头看”,建立完善解决相对贫困的长效机制,加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交好总账、做足成色,决战完胜脱贫攻坚;要坚持高标准保护,围绕蓝天碧水净土抓好问题整改,建立健全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要守住底线,全面落实防范管控措施,坚决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
五是深入贯彻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持续增进民生福祉,扎实做好就业创业增收,持续扩大公共服务供给,不断提高社会治理水平,为大同人民创造高品质生活,把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不断变成现实。
会议强调,要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深入贯彻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以党的政治建设为统领,打出全面从严治党“组合拳”,为做好各项工作提供坚强保障。要始终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不断巩固深化“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持续抓好“8+2”专项整治,切实把主题教育成效不断转化为推动全市各项事业发展的强大动力。要层层压实管党治党责任,深入推行“两级三责”法,严肃开展党内政治生活,不断提高“把方向、管大局、作决策、保落实”的能力和水平。要树立鲜明选人用人导向,健全完善激励干部担当作为、合理容错“两个办法”,注重培养斗争精神和创新精神,增强“八种本领”,打造扛事班子过硬队伍。要大力实施凝聚力、组织力、战斗力“三力提升”工程,全面开展以“零上访、零案件、零事故”为目标的农村社区“三零”创建活动,以“星级评定”的方式整顿软弱涣散党组织,筑牢基层组织战斗堡垒。要持续推进正风肃纪反腐,持续改作风,纠“四风”,全面推进市县巡察全覆盖,扎实做好整改“后半篇文章”,打通全面从严治党“最后一公里”,涵养风清气正的政治生态。
会议对2020年经济工作作具体部署,要求全市各级坚定不移贯彻新发展理念,坚持“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狠抓大转型、大升级、大项目、大产业、大改革、大开放、大创新、大驱动,重点抓好“十大工程”。一是抓好创新生态打造工程,培育创新文化,完善创新体系,聚焦新能源、新材料、先进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发挥创新平台作用,壮大创新主体,集聚创新人才,下大气力解除各类人才的后顾之忧。二是抓好转型项目建设工程,紧紧围绕先进制造、通用航空、现代医药、新能源、大数据、文化旅游六大战略性新兴产业,抓实一批重大转型项目,大力发展新材料、节能环保等产业,在加快工业内部结构反转上寻求突破,在培育新动能上狠下功夫。三是抓好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突破工程,促进煤炭高效清洁利用,持续深化煤炭行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发展清洁能源,打造制氢、加氢、用氢、储氢、运氢一体化的氢能全产业链。强化能源革命的金融支撑,探索建立金融机构全程跟踪能源项目资金落地机制。四是抓好文旅产业壮大工程,打造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加快大同古城保护修复,提升恒山国家森林公园,建设桑干河康养产业集聚区,实施平城历史文化大型艺术作品创作工程,做大做强文化品牌,让大同历史文化真正活起来。五是抓好乡村振兴强农工程,走种养结合、农牧循环、绿色发展之路,推进黄花、黄芪、杂粮标准化规模化基地建设,雁门关农牧交错带建设,加快农文旅康养融合,做大做强农业龙头企业和品牌,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六是抓好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工程,立足打造人口大市、经济富市、文化强市、生态靓市,高起点规划、高品位建设,启动城市特色塑造工程,实施人居环境改善工程,建设完善城市公共设施,积极构建综合交通体系,加快大县城建设,全力打造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的重要门户,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国家物流枢纽、长城金三角合作区核心枢纽。七是抓好开发区能级提升工程,深化“三化三制”改革,紧扣氢都新能源产业城、医药园区、石墨烯产业园等重点园区,发挥龙头企业的产业资源优势,推进产业集聚集群集约发展。八是抓好改革开放提升工程,持续深化国资国企等重点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持续推进招商引资,精深挖掘项目、精准对接项目、精彩落地项目,为企业和项目落地提供“一站式”“跟踪式”服务。九是围绕重点,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决胜工程。十是抓好数字政府建设工程,建好信息化平台,优化营商环境,大力开展“五减”专项行动和“一网通办”提速行动,推进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系统管监管、一个平台管交易、一条热线管便民,倒逼政府职能转变,推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共大同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决议》。
会议号召,全市上下要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在省委、市委的坚强领导下,高举旗帜、感恩奋进,奋力谱写全面推进“四为四高两同步”的大同篇章。
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现职市级领导,市人大、市政协秘书长,军分区、武警支队主要负责同志,市委、市政府副秘书长,市纪委副书记,市委组织部、市委宣传部、市委统战部副部长,市委政法委副书记,市直各部门、驻同行政事业单位、驻同国省属企业、市属企业主要负责同志,市人大、市政协各专门委员会和工作机构主要负责同志,部分在同党的十九大基层代表、市第十五次党代会基层代表,部分乡镇党委书记和部分村党支部书记列席会议。
在圆满完成各项议程后,会议在雄壮的国际歌声中闭幕。
围绕新目标汇聚磅礴力量
踏上新征程吹响奋进号角
——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引发与会人员强烈反响
这是一次深刻领悟新发展理念、明晰新起点新征程主攻方向的誓师大会;这是一次推动高质量转型发展、吹响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号角的动员大会。
1月9日召开的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对全市2019年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对2020年工作作出了总体部署。回顾过去,展望未来,参会人员备受鼓舞、反响强烈,纷纷表示要认真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会议精神,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按照党中央和省委、市委的决策部署,围绕“四为四高两同步”总体思路和要求,在发展中破解各种难题,在实践中激发内在动能,集中精力谋划好2020年工作,奋勇争先落实好目标任务,担起使命、扛起责任,崇尚实干、奋发作为,为开创我市高质量转型发展新局面贡献力量。
思想在交融,共识在凝聚。“紧紧围绕‘一切为了转型、一切服务转型’的工作要求,坚定不移走出一条产业优、质量高、效益好、可持续的高质量发展新路。”此时,正是重整行装再出发的时候,云冈区区委副书记、区长李东升信心满满,他说,今天会上,张吉福书记站在全局战略的高度,对全市总体工作作了重要部署,武宏文市长从抓重点、抓难点、抓焦点等方面,对全市经济工作作了具体安排,会议全面、翔实地为我们描绘出了今后发展的蓝图,听后催人奋进、充满期待。云冈区怎么办?下一步如何发展?对照目标任务,深感责任重大,下一步我们要领会贯彻好这次会议精神,把会议精神落实到奋进发展的具体工作中,立足高质量转型发展,发挥好云冈经济技术开发区这一平台作用,坚持“转型为纲、项目为王、改革为要、创新为上”,延伸拓展煤炭产业、着力抓好新能源产业、大力发展文旅产业、不断探索现代都市农业、积极推进商贸产业等,努力把云冈区打造成为我市的西部副中心。
这次全会明确提出“全力打好用好这张‘王牌’,加紧研究制定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实施方案,把大同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打造成我省东向对接京津冀、融入环渤海的重要门户和晋冀蒙(乌大张)长城金三角合作区核心枢纽城市……”市经济建设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刘如岩说,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是省委、省政府赋予大同的新定位,更是全市各级各部门各单位应担负起的一项新使命,下一步我们要攻坚克难、锐意进取,立足古城西南隅和西北隅的文旅项目、文瀛湖畔的科技园区项目、高铁站周边的综合商贸物流项目这“三大项目”,并将其作为我们助力建设省域副中心城市的有力抓手,充分利用经济逆周期调节中的一切有利因素,发挥自身资源优势,适当扩大杠杆率,切实把这三个项目推进好、建设好,为推进省域副中心城市建设贡献力量。
打好脱贫攻坚战是党的十九大提出的三大攻坚战之一。市委全会明确提出,“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全市上下要继续保持战时状态,保持‘四级书记抓扶贫’的强劲态势,进一步强化责任,坚决防止盲目乐观、过关闯关、松劲懈怠思想,落实好‘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交好总账、做足成色,确保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市扶贫开发办公室主任白雪峰说,今年是脱贫攻坚决战决胜的关键之年,贫困县区即将全部脱贫摘帽,脱贫任务十分艰巨。因此我们要牢固树立“军令状”意识和“交总账”意识,保持战时状态,防止松劲懈怠,切实落实好“四个不摘”“四个不减”要求,进一步巩固脱贫成果,同时还要坚持问题导向,把问题整改工作做好做到位,把短板补得更扎实一点,把基础打得更牢靠一些,进一步提高脱贫攻坚的成色和质量,确保今年按时交账,决战完胜。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内容,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必须加快社会治理法治化进程。全会提出,“统筹推进依法治市各项工作,把全市各项事业纳入法治轨道。”市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刘志财说,过去一年里,在市委的坚强领导下,市人大常委会紧紧围绕全市中心工作,制定修订法规5件,打包修改29件,立法工作聚焦环境保护,制定了《大同市水土保持条例》;聚焦文旅振兴,修订了《大同市旅游条例》;聚焦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入法,《大同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已经一审审议……俗话说,小智治事,中智治人,大智立法。2020年,我们将继续立足地方治理需求,坚持立法先行,发挥立法的引领和推动作用,为大同的市域治理现代化贡献良法善治。
社会治理的重点难点在基层,提高社会治理水平需要充分发挥基层在社会治理中的重要作用。全会提出,“加强社会治理体系建设,推行‘枫桥经验’,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网格化、智能化水平。”引起了与会基层代表的共鸣,云冈区新平旺街道社区服务中心主任孙玉芳说,街道社区是社会治理的“神经末梢”,具体到街道社区,就是要推进网格管理精细化,让群众的矛盾纠纷在网格中得到化解,让群众的利益诉求在网格中得到解决,同时还要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质量和水平,构建起“上面千条线,下面一张网”的社会治理新格局,从而切实增强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三对’‘六最’‘五个一’要求,抓住‘放权到位、信息共享、监管完善、诚信建设’四个关键,继续推进营商环境整治……”全会提出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无疑点燃了与会企业代表干事创业的激情,阳高县阳光农业实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光说,营商环境既是重要的软实力,也是一个地方的核心竞争力。好的营商环境,不仅可以聚企业聚人心,吸引项目落地、资金流入、人才汇聚,而且可以使创新驱动、转型升级的源泉得以充分涌流,特别是对于我们企业而言,良好的营商环境为我们轻装上阵、做强做大,坚定了信心、鼓足了干劲,下一步我们会抓住机遇,把步子迈得更大,把企业做得更好。
初心如磐,使命在肩。与会人员一句句饱含力量的话语透露出坚定的信心,表明了充足的干劲。相信,2020年,全市上下在市委十五届八次全会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的指引下,高举旗帜,感恩奋进,在谱写全面推进“四为四高两同步”大同篇章的征程中阔步前行。